测电阻,如果要求达到百万分之一,必须同时测量温度。
不说明环境温度,测量数据没有意义。
测量使用了(自行设计加工的)1128的电阻测量盒。

长宽各16厘米,带盖,合页的后面为接线柱。

盖子揭开方向和接线方向一致,能节约测量台面面积。
将测量盒子和2块万用表连接起来。
万用表的测量前,先被1060基准校准到误差小于百万分之一。
这样就能得到更加精确地测量。
能用来测量2脚的电阻,不适用贴片,和更多引脚的电阻和电阻组合。


3个任务:
屏蔽:
电磁,风(导致热,从而温度不稳)
外壳是整个的金属,电磁屏蔽,当合上盖子后,把所有测量电路屏蔽。
同时,外壳和测量万用表的模拟地连接。
避免受到测量人员身体感应,或者附近别的干扰。
盖子合上,盒子内部封闭,得到稳定无风的,被测器件周围温度稳定。
一个手指摆动,能形成微观的一股风,所以封闭是必要的。
刻度:
电子都怕高温,精密电阻,为了焊接时内部核心受热最小,必须留有长度。
甚至焊接时,用镊子等夹持引脚降温,避免内部受热。
盒子内部的板上,带刻度 从5mm到20mm, 让电阻根部和线对齐。
引脚是有电阻的,必须要考虑。
电阻夹持时,引脚长度,按照最终焊接到线路板上的尺寸,严格进行。
温度:盒子内部,靠近测量引脚,有个温度传感器,使用另外一块表,测量温度。
温度测量线,和温度转换插头,张前苏公司内部通用。
所有带温度的测量系统是兼容的。
精密测量方法:

测量阻值,
夹好器件,合上盖子,5分钟后,记录阻值和温度。
时间是为了热平衡。
万用表测量,给电阻通电导致温升。同时温度测量也是另外一个发热源。
都会影响周围环境温度。
达到稳定平衡后,会发现电阻值和温度波动都非常小,只是末位数极小的跳动。
快速测量温度系数:
适合相同参数的批量测试。
接通后10秒,记录第一个数值,1分钟后,记录第二个数据。
可以不看温度。
原理:电阻测量时,其实是万用表测量,给电阻通电的。
实际上会导致电阻发热,会有升温的。
当然测量前提非常严格,阻值相同,同一块表,测量档位相同。
意味着加热功率相同,升温速度,和温度差值,都非常接近。
1分钟实际上也不足以加热到温度稳定平衡。
只看升温过程的两个时间点,所以,要卡住时间,尽量相同。
数值差异
其实是温度差异,当然差别越小,电阻的温度系数越小。
按照:一个已知TCR的电阻,其数值差遵循相同的比例。
如:一个明确的+4PPM的数值差距在+200(末尾数字变化)
则一个应该+5PPM的数值,在250附近。
操作时,所有器件在环境中,最少要1个小时实现温度平衡。
为了避免人体温度传给电阻,手不能接触,用不导热的夹子或镊子操作电阻。
当然,这不算精确标定。
但用来筛选器件,比如从100个元件里面,找出10个受温度影响最小的。
这就有最快的速度。